郭台銘不懂政府的架構

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於二十四日到新北市板橋區後埔福德宮參拜,並與基層里長及里民座談,他大開社會福利支票說,我若是當選,不僅0到六歲國家養,每個月老人生活津貼排富後發放一萬五千元,聽得在場長輩心花怒放,鼓掌叫好。

郭台銘算是抓到了台灣人的習性,多數台灣人不關心公共事務,只注意個人的直接利益,所以改革必定扣分,因為它使特定人士吃了虧,而政策賄選必定加分,因為它讓特定人士獲得好處。而多數人只要政策沒有牽涉到自己的利益,無論是改革或政策賄選,都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投票行為。郭台銘的一萬五千元政策賄選,穩賺不賠。

郭台銘接著問大家,「CEO(企業執行長)治國好不好?」大家都鼓掌叫好,與會的里長也跟著呼籲大家,郭台銘如果九月參選總統,請大家要幫忙連署。事實上一般民眾也不清楚甚麼叫CEO,不過早期郭台銘表示,要建立一個不受制衡的政府,在他的感覺上,受到制衡會降低效率。後來有人告訴他,其論述有違民主政府的體制,因而趕緊收回其論述。不錯,企業界的股東關心的只是企業是否賺錢,所以CEO幾乎沒有面對制衡的困擾。

考試院第十屆考試委員有人與郭台銘持相同的看法,認為私人企業的績效遠比公務機構好,而私人企業取才都採口試,沒有筆試,所以在考試院院會上要考選部變更國家考試方式,比照私人企業取才,取消筆試,只採口試。此言一出,參加院會的人幾乎要昏倒一大片。

那位考試委員沒有教學與考試經驗,不知道口試只能用在少數應考人的考試,不能用在應考人多的考試,因為不能有客觀的評分。再說那位考試委員認定私人企業的績效遠比公務機構好,那是他只看到成功的私人企業,還有很多倒閉的企業他沒看到。

那位考試委員及郭台銘都認為私人企業的績效遠比公務機構好,那是嚴重的錯覺,私人企業的目標單純,就是賺錢,股東關心的也是賺錢,所以不會對經營者干預經營方式,只要大家有錢賺就皆大歡喜,目標明確,員工很清楚自己該做甚麼?沒有制衡單位也不會走岔路。

公務機構與私人機構完全不同,公務機構的目標多元化,最重要的是主人太多,各有不同的需求,所必須建立制度,依制度行事,而且每個人所喜愛的制度,並不一樣,所以公務人員再怎麼做都不可能滿足所有國家主人的看法。最重要的,既然建立制度,就需要有制衡單位,不像郭台銘在企業界揮起大刀,不受他人制衡。

企業界目標明確,容易達標。公務機構目標多元化,需要讓多數國家主人感到滿意,更要面對制衡單位的監督,與企業界的運作完全不同,這方面郭台銘並不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