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主牌易主產生巨變

以前的選舉,就算民進黨大獲全勝,政黨的支持度還是遠不如中國國民黨,例如一九九七年的地方選舉,民進黨在台灣省(當時還未凍省)所執政的人口超越全省人口的七成,可說是全省已變成民進黨的版圖,可是政黨的支持度民進黨遠不如中國國民黨,之所以會有這種畸形現象,是恐共的因素所造成,當時的台灣人擔心中共入侵,而民進黨沒有那份能耐領導台灣的國防力量對抗中共,因而支持中國國民黨對抗敵人。

近年來政壇豬羊變色,就算民進黨在選戰嚴重挫敗,政黨的支持度還是遠遠的將中國國民黨拋在後面,以前獨霸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其政黨支持度逐漸被民眾黨追近,民眾黨被稱為甚麼事都沒做,可是政黨的聲望卻逐漸追近中國國民黨,百年老店真的落魄,政客雖然推出很多政治口號,還是引不起選民的共鳴。更嚴重的是無論民進黨再腐化,政黨的支持度還是遠遠的將中國國民黨拋在後面。

長年研究台灣政治與文化的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在「東洋經濟」投書表示,曾反共的中國國民黨被貼上「親中」標籤,又未迅速對應「一國兩制」的反應造成該黨衰退。投書指出,中國國民黨失去八年政權,為了與民進黨相抗衡,開始考慮與宿敵共產黨尋求合作的可能性。胡錦濤方面也迫切需要壓制陳水扁的民進黨政府,將「陳水扁、民進黨、台灣獨立」視為共同敵人,成為國共兩黨和解的絕佳契機。胡錦濤抓住時機,迎合中國國民黨重視的政策理念,開始攏絡中國國民黨,促成二00五年四月,連戰訪問中國與胡錦濤會談。這是自蔣介石與毛澤東會談以來,國共領導人睽違六0年後再度會晤。在馬英九政府的第二任期中,國共兩黨合作更為深化,造成民間不安與反彈,導致二0一四年爆發「太陽花學運」。學生佔據立法院,要求撤回正在審議的兩岸服貿協議。多數民意對佔領立法院的年輕人抱持聲援態度,中國國民黨的親中形象促使在同年的地方選舉反成為劣勢。

小笠原欣幸說的沒錯,中國國民黨由盛轉衰是由反共轉為親共所造成,但時間點不是在陳水扁執政八年後才發生,連戰與胡錦濤會談更不是臨時起意,早就蘊釀這種氣氛。中華民國被中共趕到台灣,立法院、監察院及產生總統副總統的國民大會都是從中國移植過來,不是台灣依民主程序所產生,台灣人更與中國人不平等,是標準的殖民統治。台灣人要求政治民主化,中國法統勢力抗拒,因為民主政治就會產生本土政權。政治民主化之後,中國法統勢力大失所望,意圖藉中共的力量對抗本土勢力,在他們的心目中,中共是同胞,台灣人卻是外人。

被中共趕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稱中共為「共匪」,用盡心力宣傳「反共抗俄,殺朱拔毛」,天天唱著「保衛大台灣」,該黨就是靠「反共保台」這個神主牌穩定台灣,只是在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,他們將這個神主牌丟棄,民進黨卻撿來膜拜,因而大發利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