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命運的十字路口

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,媒體代表提問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憲法,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回答,「把中華民國當作是兩岸的護國神山,這到底是要促進和平,還是要給台灣帶來災難?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表示,賴如果反對中華民國憲法,就勇敢說出來,不需要遮掩;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質疑,如果不認同憲法,有何資格選總統?辯論會後,賴清德立刻澄清自己口誤,把「中華民國憲法」講成「中華民國」。憲法攻防突顯一個議題:總統候選人可以提出憲法主張嗎?總統候選人對現行憲法有不同的主張,且提出質疑,有沒有參選總統的資格?

台灣是民主法治社會,惡法亦法,舊法沒有廢除或修訂以前,一樣要遵守。有志參選總統者就算對憲法有不同看法,只要依照既有的憲法和法律規範,辦理相關手續,即具備參選資格,毫無疑義。至於總統候選人可否提出憲政主張,這涉及言論自由。每一個國民都可以對憲法有意見,總統候選人亦不例外。像藍白陣營就提出廢除考試院、監察院,推動內閣制等主張,這些都牽涉修憲。

賴清德表示,中國在國際上的三階段論講得很清楚,世界只有一個中國,兩岸同屬一中,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。賴清德對中華民國(憲法)能否保障台海安全,提出質疑,表達憂慮,基本上屬言論自由層次,能否得到民意認同,是另外一個問題。如果不容許總統候選人循體制提出憲政改革,難道是要逼大家走向體制外的革命之路?

台灣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,是民國35年12月25日由國民大會在南京制定,當時台灣尚在日本治理之下。憲法第4條明文規定,「中華民國領土,依其固有之疆域,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,不得變更之」。所謂「固有疆域」,民國25年完成的《五五憲草》中,中華民國固有疆域採明列式,共有30行省,不包括台灣在內。這部憲法是為中國設計,搬到台灣施行,許多規定不適合台灣實況,卻在台灣施行超過70年,歷經七次修憲,運作上諸多窒礙難行,關心國政人士紛紛提出各種修憲、制憲主張。

針對兩岸關係定位,賴清德表明,台獨基本上主張台灣的主權獨立,是屬於2300萬人所有,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,中華民國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。侯友宜指出,台灣未來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,更重要的是,兩岸主權互不承認,治權互不否認,國民黨就在此底下交流降低風險。

民進黨主張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,國民黨則強調兩岸主權重疊,互為對方的一部分,但各自擁有治權,不受對方管轄。民進黨追求台灣獨立,國民黨不排除終極統一。那一條路線能保障台灣安全,是2024總統大選人民必須做出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