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白合民眾也未必買單

藍白合首次會前會雙方在政策理念方面取得部分共識,但最關鍵的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,雙方各說各話,尚無交集。雙方都提出自認為最公正客觀,最不受外力干擾的辦法;但雙方所提的辦法,都從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出發,卻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。雖然討價還價是一般談判的遊戲規則,但自己有利,對方卻不一定有利,且通常是有害。

首次會前會有關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,就是雙方各自提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案,所以是兩利之爭。但一方之利,可能是另一方之害。兩利產生兩害,兩害相權取其輕。除非雙方想出一個可行對策,讓一方受害的程度減到勉強可以忍受的程度,或在其他部分做出補償 ,讓受害一方覺得勉強可以接受,對支持者也有交代。這當然很不容易,因為藍白合,只能有一個人選總統。藍白不合,各選各的,就沒有這個困擾。

對於如何產生最強總統候選人方式,民眾黨主張五間民調公司,市話、手機各半,採取對比式民調,以平均數決定結果。國民黨主張採用美國、法國、南韓等民主國家的開放式民主初選,由民眾投票,展現直接民意。開放式民主初選的實施方式,是在廿二縣市或七十三區域立委選區設立初選投票所,參加投票民眾不分黨派,必須親簽政治理念(在野整合下架民進黨)認同卡才可投票,採實名制、驗身分證。

柯文哲口才辨給,擅長製造話題,言詞暗藏機鋒,受到青壯族群歡迎,也容易搏得媒體版面,吸引讀者眼球,如果再輔以多場辯論,話題擴散性更大,對民調大有幫助。柯陣營空戰能力強,因此堅持主張民調決正副。

柯文哲的強項恰好是侯友宜的弱項,長期民調顯示,柯文哲民調略佔優勢,最差的情況,就是互有領先,呈現麻花捲狀態。最重要的是,柯文哲的包袱輕,如果能代表藍白合選總統,就賺到,台灣可能產生一個小黨的總統。如果民調輸了,民眾黨還有搭配參選副總統、參與聯合內閣的機會,只有大贏、小贏的分別。總統選輸了也不會傷筯動骨。

侯友宜不一樣,民調輸了,國民黨的政黨氣勢、立法委員的布局,都會受到衝擊,國民黨泡沫化的日子也就不遠了。藍營不敢冒這個險,因此,另外加一道保險,推出所謂開放式民主初選。國民黨掌握十四個執政縣市,組織動員能力遠非創立才四年的民眾黨可比。加上國民黨在多數選區都推出立委參選人,平常就在經營基層選民。採用民主初選,柯文哲居下風。

全民調和開放式民主初選,各有理論依據,民主國家也都有實施的經驗。藍白如果有心要合,願各讓一步,也可能兩案並用,各占一半比重,或協調各佔多少百分比。藍白能不能合,還是要回到根本的思考:藍白為什麼要合?兩黨理念契合嗎?或只是為了分享執政大餅?人民會買單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