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不能去中國化?

每次選舉腳步逼近,在藍綠統獨的氛圍下,「去中國化」的問題就會浮上檯面,被有心人士拿出來再操弄一次,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針對108課綱,包含對顧炎武的「廉恥」等經典文言文的刪除,批評「這是個『無恥』的課綱!」,譴責蔡英文政府將意識型態擺於教育之前。顯然,她認為沒有念過顧炎武的「廉恥」一文,就是「無恥」之人。然而她又強調,早期教育尚未普及的時代,雖有文盲,但老百姓普遍懂得禮義廉恥,這得歸功於傳統家庭教育和民間藝術的影響等等。

我也認為,傳統家庭教育和民間藝術對一個人的禮義廉恥的影響,甚至比有唸過顧炎武「廉恥」的人還來的深;許多人深植腦海的忠孝節義,大都來自小時候看過的布袋戲、歌仔戲等傳統戲曲,導演這些戲曲的人,可能都沒看過顧炎武的「廉恥」;而傳統家庭教育跟顧炎武的廉恥,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;文盲則根本看不懂顧炎武的「廉恥」,卻懂得禮義廉恥,顯然她自己說的傳統家庭教育、民間藝術,和懂得禮義廉恥的文盲,跟顧炎武的廉恥都沾不上一點邊,卻胡亂把讀過顧炎武的廉恥才懂禮義廉恥做不當連結,充滿前言不對後語的矛盾。

最扯的是,她說這是教育部的108課綱把意識型態擺於教育之前,申言之,刪掉顧炎武的廉恥,就是去除文言文,而除去文言文,是因為統獨的關係,也就是說,教育部因為台獨的意識形態而排除文言文,因為排除文言文,就沒有了顧炎武「廉恥」一文,沒有了「廉恥」,就沒有禮義廉恥而無恥,而禮義廉恥是教育的一環,所以意識型態擺於教育之前云云,實屬荒唐至極。禮義廉恥不是華人世界,更非像歐桂芝這種中國人所獨有,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,甚且是中國古代的人,都有禮義廉恥的道德觀與實踐,當時卻沒有統獨意識型態的問題,不要說更多懂得且實踐禮義廉恥的外國人,沒有學習過中國的文言文,即使是讀過中國文言文的古代人,也有許多不識禮義廉恥的奸佞之臣。例如;秦朝趙高、漢朝梁冀、董卓,唐相李林甫、宋相秦檜、明相嚴嵩、魏忠賢、康乾和珅等等;換言之,意識形態與禮義廉恥的道德觀,或文言文學習與否,並沒有必然的關聯,蔡英文主政下的臺灣,並沒有將意識形態與文言文或禮義廉恥綁在一起,真正將意識形態與教育聯想在一起,是區桂芝,而區桂芝的用心,就是企圖將108課綱導向民進黨教育政策去中國化,進而讓她大中國思想,滲透進這場總統大選,讓藍營獲利。問題是,為什麼不能去中國化?

美國與澳洲從大英帝國獨立而與母國分離,英國從沒認為美國或澳洲去英國化,美國與澳洲的人民從來沒有想過去英國化的問題;新加坡自馬來西亞分離而獨立,馬來西亞從沒認為新加坡去馬來西亞化,新加坡的人民也從來沒有想過去馬來西亞化的問題;臺灣被日本統治50年,脫離殖民母國後,名稱雖然叫中華民國,卻沒有被簡稱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一天,所以中華民國與日本的距離比較近,與中國距離比較遠,臺灣應該受日本文化的影響較深,然而日本不會認為臺灣去日本化,反而是與中國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中國,與舔跪中國的臺灣中國人如區桂芝之流,卻要求臺灣人不能去中國化,憑什麼?臺灣中國一邊一國,臺灣為什麼不能去中國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