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、外勞脫鉤,創造經濟成長的一帖藥

 

後疫情時代,旅遊業恢復生機。但是國內旅遊因為飯店住宿費用過高等狀況而向政府陳情,希望能夠開放外勞補充他們需要的人力。但是時代力量的立委兼主席王婉諭則是要求勞動部,絕對不能幫旅宿業者大開後門。她表示除了旅館「高房價」之外,背後還有住宿業勞工低薪的問題,而旅宿業者希望政府能夠開放外勞,但她認為這是犧牲台灣勞工並繼續營造低薪環境。

其實,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。旅宿業、製造業、服務業等都需要較大的勞動力,在台灣少子化問題這麼嚴重的情況下,不易找到合適工作者是事實。但是國家的政策上應該是本勞和外勞的薪資脫鉤對待,各自保障。業者每請一位本勞,就可以請四位外勞,同時提高本勞的基本工資至四萬元,消除仲介公司對外勞和雇主的剝削,如此外勞得以補充台灣的勞動力,台灣勞工提高薪資好生活,雇主的人力成本降低,台灣的經濟更成長,是為四贏。

十多年前,台灣團結聯盟就主張基本薪資要二萬五千元,當時的基本薪資是一萬五千多元。那時的主張是除了提高基本薪資,本、外勞薪資必須脫鉤處理,應該各自保障。因為我們都知道,所謂的「基本工資」,就是維持勞動者及其家屬的最低生活費,生活費因地而異。外籍勞工來台灣工作,他們多是將所賺得的錢寄回自己的母國,他們主要是來台灣工作,而非在地生活與消費,不用租房子負擔水、電費等,外勞與本國勞工領同樣的基本工資,並不合理,用「人權平等」字眼框住根本太牽強。

 

說實在的,許多外勞到台灣來工作,還要先支付美金四千元至六千元給當地仲介,相當於將近二十萬元台幣,有的甚至是抵押房子才能前來台灣工作,因為他們在自己家鄉工作月薪僅有新台幣一千元至三千元,若在台灣月領二萬六千元,是在他們家鄉的二十六倍之多。但由於兩地仲介不合理的剝削,造成外勞根本無法領到台灣表定的基本工資,還使台灣的雇主承受比新加坡、日本等國還要大的人事成本。外勞沒有賺到台灣保障的基本工資,現行的基本工資也難以讓本勞活得好。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,勞動力不足,製造業、營造業、服務業等欠缺勞動力的情形愈來愈嚴重,政策僵化,仲介大賺,台灣怎麼拼經濟?

 

其實不論是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或WTO規定,其最低工資是兩國雙方議定的,這與該國有沒有基本工資是沒有關係的。但是台灣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,中華民國也不是一個被承認的國家,所以那些國家對台灣取與球予取予求。我們呼籲政府重新檢討外勞政策:本勞與外勞的薪資脫鉤對待,各自保障。雇主每請一位本勞,可以請四位外勞,保障的勞工權益,提升台灣勞工的基本薪資至四萬元,保障外勞至少實領一萬四千元,這樣能夠創造本勞、外勞、雇主和經濟成長率四贏的局面!(作者為台灣團結聯盟秘書長/前立法委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