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與戰爭帶給窮人雙重苦難

根據衛福部推估,五月中至月底,國內將迎來COVID-19疫情高峰。屆時確診人數、中重症患者及死亡人數,逐步增加,也在預料當中。疫情升溫,對醫療資源、公衛體系及社會經濟層面的衝擊,不容輕忽,必須妥善因應,才能戰勝疫情。疫情對底層弱勢民眾的衝擊,更要特別留意。

 

歐美國家及亞洲的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地,歷經病毒高峰,開始走向解封之路。台灣過去兩年採取清零政策,防疫成果獲得世人肯定。但台灣必須和世界接軌,不可能與世隔絕。放棄清零政策,選擇與病毒共存,以短痛換取長痛,用最小的代價換來健康自由 ,是不得不採取的策略。

 

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,唯有咬緊牙關,才有機會迎接明日的曙光,相信是國人共同的願望。政府除了制定防疫指引,將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內;更要全力整合公家及民間資源,好好照顧弱勢族群,及任何有需要的國民,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角色。

 

隨著確診人數飆升,醫療量能吃緊,衛福部要求北、北、基、桃大型醫院開設新冠專病房,醫界憂心會排擠其他急重症的醫療需求。感染Omicron絕大多數為輕症或無症狀,病毒去化速度很快,除了中重症需要住院觀察治療外,如何將醫療資源做最好的調度,保障其他重症病患的就醫權利,同樣重要。

 

疫情導致產業斷鏈,經濟成長下滑,影響勞工生計。世界銀行報告指出,疫情肆虐全球, 將一點六億人口推入貧窮線下,貧富差距持續惡化,成為國際共同應對全球性風險的一大阻礙。台灣過去兩年疫情相對平穩,受到的衝擊較小,但部分弱勢族群應付災難的資源不足,生活遭遇困難,需要特別關心。

 

所謂「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」,當民眾正為疫情失控所苦,近來物價飆升,更讓人民生活雪上加霜。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糧食危機,給人類帶來災難,對窮人更是人生悲劇。世界銀行警告說,食品價格創紀錄上漲,使數億人陷入貧困,對窮人的影響尤其大,它意味著營養下降。台灣是相對富裕的社會,對少數底層民眾的生活困境,政府有責任加強照顧,社會安全網必須含蓋每任何有需要的同胞。

 

台灣主計總處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百分之三點三八,連續兩個月破三,創下九年半新高;外食費年增率擴大為百分之五點五六,刷新十三年四個月紀錄。 俄烏戰火延燒,國際原物料漲幅擴大;台灣相關農工原料大多仰賴進口,廠商生產成本降不下來,物價上漲壓力大,上班族負擔增加,吃掉調薪的幅度,底層民眾受到的衝擊更大。

 

疫情和戰爭影響各行各業,底層窮人遭遇雙重苦難,受害最深,不容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