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免與選舉應該反向操作

王浩宇被罷免後,在臉書表示,「是我不夠努力」。綠營則質疑藍營以政治力介入罷免案,藍營也反擊先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時,綠營也是公然介入,事實上罷免已成為兩大黨新的戰場,只是選舉的動作大家都很熟悉,對罷免則不同,因而不少政治人物將罷免當作選舉來處理,常出現反效果。

罷韓時,韓國瑜團隊就將罷免當作選舉來處理,選舉時,執政者常會以公權力來助陣,罷韓時市政府就依循選舉模式,以公權力幫助執政者。罷韓團體掛出看板,不到一天就被市政府拆掉,這是選舉的手段,可是罷免時用這種手段正好傷到韓國瑜,等同幫罷韓團體一臂之力。

選舉時需要打知名度,尤其是新人,所以看板越多越好,掌權者常以各種理由拆掉敵對勢力的看板。罷免就不一樣,大家都已經很清楚當事人,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,看板不容易影響投票行為,高雄市民注意到罷韓看板的人也不多,可是高雄市政府拆看板卻變成大新聞,幾乎所有市民都知道,且引起中性選民的反感。

選舉時比較得票數,且採相對多數,沒有設定門檻。罷免時雖然也採相對多數,卻設有贊成票要超過選民四分之一的門檻,因出席投票反對罷免缺乏誘因,所以贊成者往往比反對的多,當事人不宜在這方面下功夫,想辦法讓贊成者不超過門檻,所以投票率越低越好,王浩宇表示「是我不夠努力」,要怎麼努力?選舉時好的表現可以催促支持者出席投票,罷免時卻很難促使反對勢力不出席投票。

罷免王浩宇之所以會過關,第一個因素是中壢的政治版圖本來就藍大於綠,加上他得罪太多人,語言辛辣刺激不認同他的人出席投票。選舉時有很多誘因促使民眾出席投票,因而提升投票率。罷免則是在評鑑公職人員是否有負選民所託,屬公共事務,選民沒興趣。選舉時若選民喜歡你,往往會出席投票,可是罷免時就算選民不喜歡你,也未必會出席投票,除非你的言行刺激選民出席投票,所以當事人應該低調,最好讓選民忘了你,這種操作與選舉正好相反。

藍營下一步集中火力在黃捷身上,民進黨內也討論了相關因應做法,認為這是關乎後續藍營推動民進黨立委罷免的重要關鍵,應守住、停損,但要「正面對決、或是低調」,目前未定案。會中也提及,黃捷並非民進黨員,綠營高雄地方人士也考量,建議不要在檯面上炒熱議題,以綠營地方公職及相關組織系統支援為主。

選舉在比候選人的得票數,須要催促認同自己的選民出席投票,甚至於掀起藍、綠對決可提升自己的選票,增加當選的機會。罷免正好相反,關鍵在於門檻,盡量促使不認同自己者不出席投票,罷免案就過不了關,因而避免藍、綠對決,越低調越好。民進黨若要害黃捷,只要形成罷免與反罷免「正面對決」,就可以請她回家吃老米了。

(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、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