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與戰爭

      以色列成功襲擊伊朗,靠的是堅強的國防戰力,以及讓人聞風喪膽的軍情機構「摩薩德」的精準情報力,這當中科技扮演重要角色。掌握敵情、傳送情資,防止己方軍情被敵方入侵,都仰賴高超的網路安全技術。科技是現代戰爭決勝關鍵,以色列成功突襲伊朗核設施,擊殺軍方高階將領,就是具體例子。

 

       根據外電報導,當以色列戰機6月13日飛往伊朗核設施和軍事基地時,祕密突擊隊、大批無人機和藏在普通車輛內的爆裂物從伊朗內陸潛伏處傾巢而出。目標包含軍事指揮官、核科學家和伊朗精銳的伊斯蘭革命衛隊領袖。

 

這個代號為「奮起雄獅」的行動仰賴祕密情報團隊、潛藏的武器和其他事先埋伏在伊朗境內數個月之久的武力。13日喪生的領導菁英包括伊朗最高領袖的親信以及核子智囊團的要角,如武裝部隊參謀總長、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及核科學家等, 顯示以色列驚人的情報力。掌握科技才能主導戰局,科技不如人,想要克敵致勝,難如登天。

 

美國陸軍最近成立〈第二○一分遣隊〉新單位,招募高科技主管擔任高階顧問,包括知名人工智慧(AI)軟體技術公司帕蘭泰爾(Palantir)技術長、OpenAI產品長、Meta技術長和OpenAI前研究長等四位矽谷菁英,於6月13日宣誓就職陸軍預備役中校,擔任該單位主管。參與具針對性的項目,幫助引領快速、可擴充的技術解決方案,以應對複雜問題,值得台灣借鏡

 

 

 

 

 

〈第二○一分遣隊〉目標是請科技主管擔任陸軍兼職顧問,延攬科技人才是美國陸軍轉型計畫的一部分,目標在使陸軍更精簡、更具智慧科技能力且更具殺傷力。美國陸軍公關單位說,希望透過延攬四位科技主管,鼓勵更多科技人才為軍隊服務,同時不用放棄自身職涯,向年輕一代展示如何發揮軍中影響力。

 

強化科技戰力,提升網路安全,是國家安全迫切課題。《華爾街日報》今年四月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,中國高級官員在去年 12 月的一次秘密會議上承認,北京方面對美國基礎設施發動一系列令人震驚的網路攻擊。該名中國官員還說此舉是為報復美國升高對台灣的支持,凸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敵對狀態。

 

美國網路安全暨基礎設施安全局(CISA)今年初指出,財政部遭中國駭客成功入侵。財政部也指控北京政府長期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進行駭客攻擊。中國「鹽颱風」(Salt Typhoon)行動,有九家美國電信公司遭到入侵。中國「伏特颱風」(Volt Typhoon)針對關島美國關鍵基礎設施,發動至少 100 起不同的網路攻擊,顯示美國資安遭到嚴重威脅。美國面臨中國駭客攻擊,台灣更要提高警覺,全面提升網路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