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商逼政 以武促統

中國宣布對台灣一三四項產品中止適用ECFA關稅減讓,行政院經貿辦強調,中方已嚴重悖離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經貿秩序,呼籲回到WTO(世貿組織)架構下進行協商,尋求解決方案;總統府指出,這是中國典型的經濟脅迫,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正面推進。

北京日前才展開「聯合利劍」圍台軍演,接著又宣布中止部分台灣產品關稅減讓,這是中國武嚇文攻的慣用手段,利用武力和經貿雙管齊下,逼迫台灣就範,中止關稅減讓就是以商圍政、以民逼官的老套,是損人不利己的雙面刃。中國因為產能過剩,低價外銷,已遭到歐美日等國家的警告抵制。用政治理由為兩岸製造經貿障礙,傷人自傷,何必呢?

 

中國取消ECFA部分關稅減讓,主要是政治宣示,就像圍島軍演一樣,給賴政府下馬威。中國國台辦說,ECFA是兩岸在「九二共識」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,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,是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。

 

事實上,ECFA是兩岸依據WTO精神進行協商,ECFA序言清楚說明:「本著世貿組織(WTO)基本原則」。簽署ECFA後,也依據WTO規定,於二一一年五月通知WTO秘書處,通知內容並公布於WTO網站,並附有ECFA協議文本及早收清單等各項附件。

 

這本來是國際間經貿互惠行為,北京卻一再表示ECFA是在體現「一個中國」原則的「九二共識」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實施,說得好像這是中方片面讓利,給台灣偌大恩典,是對特定政黨的寬貸,沒有「九二共識」政治基礎,ECFA就無立足之地,完全忽略ECFA奠基於世貿組織基本原則的事實。

 

「九二共識」這個名詞是由曾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所創造,馬政府宣稱「九二共識」就是「一中各表」,但中國的官方文件從未承認「一個中國」可以「各自表述」。海峽兩岸若可以各自表述,一個叫中華民國,一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,兩岸就是兩個國家,北京怎麼可能同意?

 

中國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就表示,國民黨把「九二共識」解釋為「一中各表」,扭曲了「九二共識」的本來意義,如果只認同一中,不謀求統一,就不是真正的「九二共識」。 中國對「九二共識」的定義,就是「一個中國」。台灣為了簽訂ECFA,就要接受「九二共識、一個中國」前提,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有國際法的依據嗎?台灣主流民意能接受嗎?

 

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(Mark Baxter Lambert)月前批評中國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,企圖將該決議與其「一中原則」不當連結;他明白表示,該決議不影響各國針對與台灣關係所做的主權決定;該決議不構成聯合國對於台灣最終政治地位的官方立場。這也是美國政府第五度針對聯大第2758號決議遭扭曲表達嚴正反對立場。為了簽訂ECFA,台灣就要放棄主權,承認是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,說得過去嗎?